靖宇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靖宇县“菜篮子”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靖宇县“菜篮子”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靖宇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6月16日
靖宇县“菜篮子”工程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城乡市场供应能力,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及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以市场需求、质量优质为标准、价格适宜为发展方向,加强生产能力建设和市场体系建设,转变发展方式,创新调控保障机制,推动“菜篮子”工程建设步入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农民稳定增收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二) 主要目标。以满足和保证市场供应为核心目标,重点抓好菜、菌、肉、蛋、水产、水果等产品生产,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乡镇、重点企业建设,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以放心菜放心肉为目标, 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以发展绿色有机蔬菜为抓手,逐步建立有机蔬菜市场;逐步完善现代农业监管体系,实现“菜篮子”产品质量可追溯;加大设施农业投入力度,逐年减少外地菜市场份额,提高蔬菜市场自给率;保障蔬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全县蔬菜生产面积稳定在2万亩,其中棚膜面积2500亩,蔬菜产业总产值5千万以上,确保主要“菜篮子”产品产量呈年均增长状态。
二、工作任务
(三)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对接农业发展规划, 抓好蔬菜产业布局,主要围绕“六区五线一中心”进行建设。一是以交通要道为主,县城东部松花江沿岸的花园口镇和赤松镇部分村屯,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良好,建设形成两条沿松花江棚膜蔬菜产业带;二是围绕花园口镇胜利村、靖宇镇濛江村、景山镇景山村、三道湖镇三合村、濛江乡义胜村、赤松镇岗顶村6大棚膜蔬菜种植园区,大力发展蔬菜棚膜产业优势区集中区;三是以千家万户为主,建设庭院棚膜蔬菜产业群,利用农户的房前屋后闲散土地建设棚室,发展蔬菜生产,形成棚膜蔬菜生产的小规模、大群体。
(四)加快畜牧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稳定发展生猪和家禽,大力发展肉牛,年生猪、肉牛、肉鸡和肉羊的出栏量分别达到2.15万头、0.65万头、34.6万只和0.3万只以上,蛋鸡存栏量14.4万只以上,肉蛋产量分别达到0.39万吨和0.22万吨。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普及优良品种,推广特色养殖,突出建设标准化养殖场,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5%以上,打造我县特色畜产品品牌,推广生态循环生产模式,有效治理养殖粪便污染。
(五)加强水产健康养殖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我县水产优势,建设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水产生产示范基地。冷水鱼为重点,大力推广网箱养鱼技术,着力建设冷水鱼加工出口养殖基地,养殖水面达到1000公顷;渔业产量达到500吨,精养鱼池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巩固提高水产品均衡上 市能力和市场份额。
(六)健全产业化经营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和引进一批资金及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手段先进、营销网络健全的龙头企业。完善土地流转和产业招商的联动机制,鼓励企业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和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实体,扩大辐射带动覆盖面积,实行规模化经营。扶持现有企业通过扩规、技改,提高“菜篮子”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合作组织,更多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
(七)完善市场流通体系。支持“菜篮子”规模化生产建设,加强农贸市场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逐步建设冷链物流系统,完善冷存设施,提高“菜篮子”产品配送能力,实行农超对接。建立“菜篮子”产品应急储备制度,确保重要的耐贮存蔬菜品种动态库存。
(八)推行标准化生产。实行蔬菜等“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快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制订和推广,逐步提高“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争取到2020末,标准化生产率达到80%以上。加大品牌培育和认证力度,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每年认证绿色、有机、无公害“菜篮子”产品。
(九)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完善仪器设备,充实检验人员,不断提高检验能力和手段。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为基础、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农产品生产基地自检点为延伸,建立健全覆盖全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严格执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以“菜篮子”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为重点,建立“菜篮子”产品进货验证和销售台帐,逐步形成产品有标识、信息可查询、质量可控制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
三、保障措施
(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采取先建后补扶持方式。积极争取省、市奖补资金。奖补资金使用范围为蔬菜园区建设、畜牧小区建设、水产养殖基地建设、批发市场建设、可追溯体系建设、科技指导服务工作经费等。奖补办法另行制定。
(十一)加强政策性服务。对“菜篮子”产品初加工和流通企业,简化增值税抵扣手续。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完善“绿色通道”政策,确保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畅通。严格执行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用地管理政策。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规划使用本集体土地从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优先组织供地。用地审批要简化程序,批发市场用地按工业用地政策对待,出让价比照工业用地出让最低标准执行。蔬菜生产、畜禽水产养殖用电、用水价格,按农业用电、用水政策执行。
(十二)建立贷款风险共担机制。依托政策性农业担保公司,建立 “政银担 ”三方风险共担机制,申请省级和市级风险补偿金,吸引和撬动信贷资金发展“菜篮子”工程。
(十三)引导工商资本投入。探索培育农民土地入股、工商资本投资建设新模式。积极推进土地流转交易中心建设,及时为工商资本提供用地信息。在棚膜经济园区建设、畜牧小区建设、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冷链配送等方面探索PPP模式,鼓励政府有偿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四、工作要求
(十四)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建设,把“菜篮子”工程作为富民工程、民生工程和现代农业示范工程抓紧抓好。实行“菜篮子”工程建设行政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农牧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水利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物价局、县统计局、县银监办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 “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县农牧局,负责协调解决“菜篮子”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对“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检查督导。
(十五)强化科技指导服务。县农牧局要加强“菜篮子”工程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开展“菜篮子”工程技术指导服务,配备专门人员,保证工作经费。各乡镇都要成立科技指导服务组或专家顾问组,确保培训和指导服务到位。
(十六)建立考核制度,实行双向责任制。建立和完善蔬菜产业发展责任制度和目标考核制度。大力推行“行政干部包任务,技术干部包技术”的双向承包责任制。县政府把“菜篮子”工程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各乡镇要完善考核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认真落实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要做到任务分配到地块,责任明确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