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宇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靖宇县开展农业产业兴村强县
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关于印发靖宇县开展农业产业兴村强县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靖宇县人民政府
2018年6月26日
靖宇县开展农业产业兴村强县项目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关于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产业兴村强县示范行动的通知》(农财发〔2018〕18号)文件精神,2018年中央财政对我省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产业兴村强县示范行动项目进行支持。为做好项目申报工作,特制定此方案。
一、靖宇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一)农业产业发展方向。
按照“抓龙头、带基地、兴产业、富农户”的要求,根据我县资源优势和区域特点,围绕“参、蛙、菌、药、菜、牧、果”, 重点建设七大特色产业带(人参产业带、野生浆果产业带、绿色瓜菜产业带、食用菌产业带、中药材产业带、特种养殖产业带、有机坚果产业带),围绕七大产业带不断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基地的建设力度。
目前,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45户,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4户,市级龙头企业33户。全县成立了中小药材、蔬菜、养牛、养羊、林蛙、果树、商贸、豆制品、运输、鹿、食用菌等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688个,经济人队伍发展到1500多人。标准化农业产业化种植基地达到65个,基地达到65个,特色农业示范基地达到20个,“三品”认证达到23个,订单农业面积达到5.56万亩,人参留存面积稳定在200万平方米,食用菌生产面积达到189万平方米,中药材栽培面积达到4.2万亩,优质浆果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山野菜、山珍野果面积达到20万亩,标准化封沟养蛙64万亩。我县连续5年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先进单位,农业产业化水平居于全市前列。
全县特色农业示范基地达到20个,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达到23个,全县人参留存面积稳定在200万平方米,食用菌生产面积达到189万平方米,中药材栽培面积达到4.2万亩,优质浆果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山野菜、山珍野果面积达到20万亩,标准化封沟养蛙64万亩。
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基地的带动,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要求,我们积极培育产业化专业村、专业户,引导一大批农户走上了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形成了以村带户、以户壮村的发展格局,在基地与农户之间建立了“利益共沾、风险共担、连心联利、共同发展”的产业化经营机制。标准化农业产业化种植基地达到65个。通过农业产业化共带动农户6800余户,占农村总户数的32.5%,产业化专业村达到58个,落实订单面积5.56万亩,从事产业化经营的农户人均增收1094元。
(二)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布局。
一是非林地种植人参。坚持生态经济发展理念,由于近年来国家规定全面禁止采伐,我们要由伐林种植人参、西洋参向非林地种植转变,实现参类栽培的重点转移。重点建设以蒙江乡、三道湖镇、龙泉镇、景山镇等为中心的非林地种植人参产业基地,稳定人参产业规模。2018年,我县非林地种植参类200万平方米,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二是优质浆果标准化种植。以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为重点,以打造白山地区最大的野生浆果供应基地为目标,以三道湖镇岳家村、支边村、东兴村和赤松镇青松村、岗顶村、清泉村为主轴,带动三道湖镇新农村、向阳村、清河村、护林村,赤松镇青山村、长胜村,并辐射到那尔轰镇那尔轰村、西头村等周边村、屯,建设以蓝莓、山葡萄、黑果花楸、树莓等为主的优质浆果标准化种植产业基地。2018年,我县蓝莓达到10000亩、山葡萄5005亩、黑果花楸2000亩,全县优质浆果种植实现产值1亿元。三是食用菌种植。以打造白山地区最大的有机食用菌生产基地为目标,重点推广以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栽培,扩大规模、增加品种,逐步完善喷灌、灭菌等服务体系,抓好食用菌典型村的建设。建设好以景山镇、那尔轰镇、赤松镇为中心的有机食用菌种植产业带。以景山镇胜利村、西南岔村、景山村、那尔轰镇西头村、那尔轰村、赤松镇刺秋岭村、马架子村、三O九村为主轴,辐射带动那尔轰镇朝阳村、平岗村、景山镇沙河子村、幸福村、天合兴村、新胜村、阳岔河村、亮甸子村、大粮户村等周边村、屯,逐步形成食用菌产业基地。2018年,全县发展食用菌200万平方米,实现食用菌产业产值5000万元。四是长白山道地中药材。以道地药材交易会为契机,围绕本地区龙头企业及外地商户对原料的需求和市场需求,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重点推广以五味子、平贝母、返魂草、天麻、蒲公英等为主的道地药材。建设好以龙泉镇南阳村、龙东村为主轴,辐射带动全镇及蒙江乡西部的四海村、复兴村、徐家店村等周边村、屯的长白山地道中药材产业基地。2018年,全县五味子种植面积达13520亩、蒲公英10000亩、贝母9736亩、天麻251亩,落实中药材种植实现产值3亿元以上。
二、项目建设情况
(一)建设目标。
1.稳定第一产业。龙泉镇主导产业是以中药材生产为主体的特色农业生产及中药材加工产业,良好的中药材生产体系,使第一产业发展成为朝阳产业,全镇中草药产业种植总面积已发展到两万余亩。通过产业兴村要牢牢稳固第一产业,直接提高农民增收。
2.充实发展二、三产业。发展成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红色旅游于一体的二三产业融合项目。
(二)建设内容
立足资源禀赋,建设五个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依托全镇6家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老农夫”品牌,带动全镇第二产业发展;推进以乡村民宿旅游观光为依托的第三产业发展,建设长白山旅游前置休闲驿站,打造龙泉镇田园休闲综合体。
1.建设非林地人参、天麻、平贝母、五味子、蒲公英等5大中药材千亩规范化种植基地。
2.继续带动融合镇域内6家中药材加工及销售产业的基础上,孵化好“老农夫”电子商务品牌。
3.打造集玛珥湖鱼宴、农家美食、农家旅馆、乡村生活体验、夏季水上游乐、休闲垂钓、冬季冰雪娱乐、冬捕文化、自驾游营地于一体的大型休闲旅游度假景区。
4.建设大北山村双石屯20户乡村民宿休闲娱乐度假项目。
5.提升铭丰竹旅游度假山庄项目,建成农家乐餐饮住宿、冬季冰雪旅游为一体的小型休闲山庄。
6.利香蓝莓庄园400亩休闲旅游项目,打造“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园”。
7.龙西村万米森林长廊休闲徒步、抗联体验度假山庄项目。
三、实施原则
因地制宜,依托资源和地理优势,发展生态产业,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目标,扩大产业的后续发展,更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四、资金使用和投资概算
1.建设非林地人参、天麻、平贝母、五味子、蒲公英等5大中药材千亩规范化种植基地(1000万元)。
2.继续带动融合镇域内6家中药材加工及销售产业的基础上,孵化好“老农夫”电子商务品牌(1400万元)。
3.打造集玛珥湖鱼宴、农家美食、农家旅馆、乡村生活体验、夏季水上游乐、休闲垂钓、冬季冰雪娱乐、冬捕文化、自驾游营地于一体的大型休闲旅游度假景区(3000万元)。
4.建设大北山村双石屯20户乡村民宿休闲娱乐度假项目(1000万元)。
5.提升铭丰竹旅游度假山庄项目,建成农家乐餐饮住宿、冬季冰雪旅游为一体的小型休闲山庄(200万元)。
6.利香蓝莓庄园4万平方米休闲旅游项目,打造“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园”(200万元)。
7.龙西村万米森林长廊休闲徒步、抗联体验度假山庄项目(1000万元)。
项目发展所需资金共计7800万元。
五、监督检查
产业兴村强县项目由县政府制发检查考核细则,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了解掌握工作推进情况和存在问题,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反馈情况,确保此项目落实有力、安全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