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宇县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靖宇县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622013570643K/2020-14792
分  类: 统计 ; 报告
发文机关: 靖宇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0年11月03日
标      题: 靖宇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03日
索  引 号: 11220622013570643K/2020-14792 分  类: 统计 ; 报告
发文机关: 靖宇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0年11月03日
标      题: 靖宇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03日

靖宇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实施“项目推进年”战略做为经济社会发展总抓手,以“八大工程”、“八大项目”为主攻方向,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及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全面发展与进步。

一、综合

经济总量稳步攀升。初步核算,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6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8.0%,超过全市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2位。人均GDP达到2.4万元,同比增长24%。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9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20.1亿元,增长24.9%;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1.6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比重由2009年的15.2:48.8:36调整为13.4:55:31.6,呈现出一产下降,二产业继续上升的新格局。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21.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5.8%,落后工业增加值增幅13.1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单耗)为1.257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9.43%。

财政收入突破3亿元。2010年,全县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3.1亿元,同比增加7221万元,增长30.9%。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2.2亿元,同比增加6021万元,增长38.6%。全县实现税收2.55亿元,同比增加5986万元,增长30.7%。全县财政支出10.7亿元,同比增加18352万元,增长20.7%。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798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18人。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平稳增长。2010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2%。其中:完成农业产值4.4亿元,同比增长3.5%;林业产值0.9亿元,同比增长1.5%;牧业产值2.2亿元,同比下降13.6%;渔业产值0.9亿元,同比增长86.5%,主要是林蛙产值大幅上涨;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1亿元,同比增长11.5%。

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0%。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4%;油料、药材播种面积亦有所增长,分别增长23.6%、0.5%。受惠农政策和播种面积增加的影响,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45099吨,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玉米产量3.3万吨,增长23.7%;大豆产量1.0万吨,增长16.8 %;油料产量511吨,增长20.8%;药材产量3612吨,增长57.4%;蔬菜产量1.5万吨,增长2.2%。

林牧渔业生产相对稳定。人工造林3700公顷,下降11.7%;肉类总产量1.7万吨,同比增长16.4%;禽蛋产量4524吨,增长19.5%;肉用猪出栏8.1万头,增长17.4%;肉用家离出栏75.8万只,增长96.9%;水产品产量1320吨,增长1.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我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户,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2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4.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9.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8.9%,增幅列全市第1位,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3%,拉动经济增长26.2个百分点。从行业类别看:软饮料业仍然占主导地位,实现增加值6.7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34.4%;从内部结构看:重工业生产增幅高于轻工业生产44.2个百分点。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1.1亿元,同比增长62.7%;轻工业实现增加值8.4亿元,同比增长18.5。

企业效益继续回升。年初以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4.3亿元,同比增长65.1%;实现利税3.0亿元,同比增长22.6%。其中实现利润2.0亿元,同比增长25.6%。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县有资质内建筑企业3户,实现总产值11.5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当年资质内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达到3.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2%。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拉动经济贡献突出。2010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61亿元,同比增长42.4%,增速超全市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1位。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3亿元,同比增长38.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0亿元,同比增长24.8%;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4亿元,同比增长49.1%。工业投资完成24.5亿元,同比增长22.1%,工业投资的增加为经济增长埋下潜力。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全年共引进省外(国内)资金27亿元,同比增长22.8%。

五、交通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708万人;货物运输139万吨。旅客周转量45580万人公里;货物周转量31587万吨公里。年末全县公路里程1499.5公里,新增21.9公里;境内铁路正线长度24公里。

邮电通信业健康发展。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9971万元,同比增长8.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22100户,增长13.6%。其中住宅17600户,同比增长36%;小灵通用户达11600户,同比增长40%;移动用户达144000户,同比增长45.9%。其中3G用户达4680户。电话普及率119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达9560户。

六、贸易业

2010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39亿元,同比增长15.8%。分所在地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7.4亿元,同比增长16.2%,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0亿元,同比增长15.0%,呈现城乡同步发展的格局;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0亿元,同比增长20.9%;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9亿元,同比增长11.7%;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1亿元,同比增长164.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4亿元,同比增长21%。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2010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为26亿元和12.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2%、22%。各项存款余额中居民储蓄存款为17.1亿元,比上年增长14.8%。贷款余额中的短期贷款9.3亿元,同比增长12.0%;中长期贷款3.0亿元,同比增长15.4%。

保险业务健康发展。截止2010年底,全县保险行业当年实现保费收入4407万元,同比增长67.6%。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697万元,增长26.7%;人身保险费收入3382万元,增长104.6%。财产险赔款金额269.7万元,下降66.8%;人身险结付金额359.1万元,增长1.8倍。

八、教育、文化和卫生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截至2010年末,全县有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5532人,专任教师654人;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1312人,教职工113人;小学74所,在校学生7398人,教职工961人;在园幼儿1964人,教职工91人。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年末全县共有艺术演出20场,观众达6000人次;电影放映70场,观众达1.8万人次。

广播电视覆盖率达87%,城镇有线电视用户达1.3万户;农村有线电视用户达2万户。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7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1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和疾病控制中心各1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609张。卫生技术人员99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18人,注册护士304人,药剂人员57人,检验人员25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111个,占总村数100%,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218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事业

人口数量保持稳定。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户籍)为149667人,其中:农业人口为80342人,占总人口比重53.7%;非农业人口为69325人,占总人口比重46.3%。全年出生人口1114人,出生率为7.4‰,比上年下降0.6个千分点;死亡人口784人,死亡率为5.2‰,比上年高出1.6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24‰,比上年下降2.1个千分点。

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生活条件又有改善。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20元,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18元,增长11%。

社会保险进一步加强。全县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达10679人,比上年增长6.8%;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有5793人,比上年增长35.5%;收缴社会养老保险基金3461万元,比上年增长5.2%;失业应参加保险人数为6471人,参保率达100%。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月报(快报)数据,最终结果将以统计年报数为准。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部分行业数据系有关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