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起华委员所提建议的答复
靖农发〔2023〕143号
张起华委员:
非常感谢你对靖宇县农特产品加工业的支持与关注!
你在政协靖宇县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在乡村振兴中建立县域全产业链条,助力产业发展的建议》(第11237号)收悉。现将你在建议中所关注的事宜答复如下:
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
1、特色产业种养殖情况。截至目前,全县人参西洋参种植规模1.2万亩(其中:西洋参1万亩),林下参规模20万亩;以北五味子、平贝母、天麻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发展规模4.3万亩;以蓝莓、大果榛子为主的经济林规模4.2万亩;以黑木耳、平菇、榆黄蘑为主的食用菌发展到242万平方米;林蛙养殖产业,封沟153条,林蛙放养面积64万亩。养殖梅花鹿6842只。人参西洋参年做货面积保持80万平方米。人参西洋参鲜品产量2000吨,其中:西洋参1600吨,吉林人参400吨。林下参产量2吨。人参种植业实现产值23000万元。中药材干品产量预计7200吨,实现产值14000万元。蓝莓、大果榛子等鲜果产量1.3万吨,产值14000万元。食用菌干品产量1100吨,产值6000万元。特色养殖林蛙回扑2000万只、林蛙油产量15吨,梅花鹿产茸2吨,经济动物产值9600万元。野生采集2000吨,产值7400万元。特色产业种养殖实现总产值72000万元。
2、农产品加工情况。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人参西洋参鲜品3500吨(1500吨左右从黑龙江等地外购)左右,实现加工产值76000万元;年加工北五味子(加工的五味子、平贝母外购数量2000吨左右)、平贝母、天麻等干品中药材7200吨左右,实现产值18000万元;年加工食0用菌、山野菜等产品1800吨左右,实现产值3600万元;年加工蓝莓、山葡萄产品2000吨左右,实现产值9200万元;年加工林蛙油 15吨、梅花鹿产品1吨,实现产值5600万元。特产加工业总产值94400万元。
3、农产品主要销售渠道及销售模式。靖宇县农产品加工以人参中药材产品居多,多数以企业自己销售为主。白山林村、靖宇美康、吉林嘉禾、兴和特产等龙头企业都有自己多年稳定的产品销售渠道,每年销售初加工人参产品800吨左右。靖宇县还有炳华中药、通用嘉禾、吉林福文、裕盛中药材等4户企业每年出口产品400吨左右,创汇1400多万美元。传统实体店销售。靖宇县有常年销售人参及特产品的实体店120多家,销售的人参产品多数是初级产品,每年销售额在1亿元左右。网店及微商销售。据调查,靖宇县目前有人参特产品网店1240多个,每年实现人参及农特产品销售额1亿元以上。微商销售额5000万元左右。除了企业自己销售以外,实体店和网店销售的农产品多数销往江浙一带和东南沿海一带,销售到北方的产品比例很少。
4、“两品一标”认证情况。靖宇县目前有“两品一标”认证8户企业、14种产品。主要企业是吉林省五禾源生物科技公司的有机肥和有机大米等产品;吉林省靖发生物科技公司的黑木耳产品;还有几个合作社的蓝莓产品和菊花产品。总体看,认证企业和产品数量不多。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1、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带动能力
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达180多户,农民专业合作社725家、家庭农场509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户,省级龙头企业16户,市级龙头企业30户,县级龙头企业17户。合作社实际维持正常运营的有416家。截至2021年末,县级示范社47家,市级示范社16家,省级示范社8家。家庭农场创建申请登记509家,评定县级示范农场38家。这些特色资源型企业的主要产品有人参、西洋参16个系列、38种产品;中药材12个系列、36种产品;食用菌4个系列、10多种产品;营养酒类2个系列、8种产品;山野菜3个系列、20多种产品;食用果仁4个系列、20余种产品。
2、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特色产业化进程
全县目前多数人参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实现了订单生产或订单种植。人参、西洋参种植大户与我县林村公司、同仁堂公司、保寿堂公司等人参加工龙头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五味子、蒲公英、平贝母、返魂草、等中药材种植户与修正药业、白山林村、中民康达、金泽商贸等龙头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食用菌种植户与靖发生物、鼎源特产、宝兰特产等龙头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梅花鹿、林蛙养殖户与三宝堂、同仁堂、贵华堂等龙头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蓝莓、山葡萄等经济林种植户与吉林蓝域农业、北佳中药材科技开发、东源饮品等龙头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订单种植和建立合作关系的比例达到70%以上,特色产业产业化已经初具雏形。
3、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努力开发特色新产品
部分特产龙头企业积极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寻求技术合作,积极开发人参、中药材等特色新产品,近几年,先后有中民康达、皇封参业、北佳、同仁堂等12户企业研究开发了人参系列产品、蒲公英茶产品、不老莓饮品、蓝莓系列饮品等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特色新产品,我县特色产品的质量和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例如:中民康达公司的“人参纯粉片”、“蒲公英茶”产品,长白山皇封参业公司的“人参粉剂”产品,北京同仁堂参茸公司的高端“人参颗粒茶”产品等特色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三、存在的问题
1、基地管理相对粗放,原料产品质量不高
标准化种植技术尚未全面普及,生产基地不规范,人参产品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残留依然存在。标准化种植方面龙头企业(皇封参、林村、美康、嘉禾等公司)做得较好,不仅种植档案比较健全,同时也没有发现使用高农残农药现象。但是零星分散的部分农户在产业基地管理方面还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生产经营管理比较粗放,许多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高。
2、企业规模总体较小,产业链条没有形成
我县农特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尽管有近百户,国家和省市级龙头企业就有40多户,但是企业总体规模较小,规模以上农产品企业更是很少。我县人参加工企业每年消耗水参3000多吨,加工成品人参近千吨,多数产品是生晒参、红参等初加工产品。精深加工产品每年仅有不足300吨,产业化链条还没有真正形成。农特产品加工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布局分散、重复性生产多,缺乏规模效益、产品竞争力不强。
3、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缺乏精尖高端产品
目前全县真正形成既有精深加工产品,又有自己的品牌产品的龙头企业不多。绝大多数农户和企业生产的中药材等农产品是直接卖原料或进行粗加工,进行产品精深加工的企业甚少。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中成药研发能力还比较低,特别是与通化、延边地区等县份相比较,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靖宇野生药材种类100多种,驯化栽培的中药材品种多达30余种。每年生产干品中药材近万吨,并且靖宇县有5户企业具有药品生产许可,由于在农特产品的精深加工方面和产品研发方面缺乏力度,目前靖宇没有一户制药企业生产药品,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按照靖宇县特色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在农产品和食品产业发展方面,将紧密结合靖宇产业发展实际,具体实施“四大战略”。
1、龙头带动战略。靖宇目前拥有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较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特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要突出发挥靖宇龙头企业产品加工优势,带动农村特色产业提高效益。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龙头企业与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逐步形成订单生产、股份合作、联合经营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进而带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
2、质量提升战略。基地建设不规范、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质量差是靖宇特色产业目前的短板。需要从多方面研究探索提升农产品质量的路径。一是加强产业从业人员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实施规范化、标准化栽培措施;二是由龙头企业牵头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特别是人参、西洋参、五味子、平贝母、天麻、蓝莓等主导品种,都应当建立质量追溯体系,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三是强化“两品一标”等产品认证,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和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充分利用产品认证优惠补贴等政策机遇,加快农产品认证。2021年,要完成3户企业、3种产品。到2025年,“两品一标”产品认证数量要达到20户企业、50个品种。
3、市场牵导战略。靖宇道地药材交易中心是东北地区仅有的道地药材等农产品为主的重要交易场所。随着靖宇新的交易中心项目的建设推进,交易中心的产品展示、仓储物流、辐射带动等功能会逐步得到充分发挥。靖宇道地药材等特色产品集散地的优势将会更加凸显,将会有效推进靖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载体推进战略。2016年开始,我们依托重点乡镇
产业基础和产业亮点,积极进行“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吉林省现代中药产业园”、“吉林省道地药材农产品优势区”、“吉林省道地药材小镇”、“三道湖蓝莓小镇”、“吉林省特产之乡”等相关载体的申报认证。争取到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支持。我们将继续在载体推进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力争在这些方面实现重点突破。
联系人姓名:张贵友
联系电话:18643977928
靖宇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