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靖宇县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622MB1853574Q/2024-08661
分  类: 机构职能;文物、博物馆与考古 ;  请示
发文机关: 靖宇县文旅局
成文日期: 2024年11月29日
标      题: 关于申报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报告
发文字号: 靖文旅字〔2024〕98号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09日
索  引 号: 11220622MB1853574Q/2024-08661 分  类: 机构职能;文物、博物馆与考古 ; 请示
发文机关: 靖宇县文旅局 成文日期: 2024年11月29日
标      题: 关于申报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报告
发文字号: 靖文旅字〔2024〕98号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09日

关于申报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报告

靖文旅202498

 

白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根据《关于推荐申报第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白山文旅发202492)文件要求,我市对申报第七批白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了初审,对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进行了认真筛选,现推荐“松花江冬捕习俗”“李氏传统祛痣技艺”“周氏传统家具制作技艺”和“长白山大山蚁养殖技艺”共4个项目申报第七批白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一、项目情况

(一)松花江冬捕习俗

靖宇县“松花江冬捕习俗”以传统满族捕鱼文化为主,经“闯关东”所带来的大规模人口迁移而发展,结合松花江地理环境,是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独具特色的民俗。发展至今,覆盖范围已由靖宇县扩散至抚松、桦甸等松花江沿线地区,附近居民已将冬捕当成不可或缺的重要节庆,成为松花江流域百姓的生活习惯。

“松花江冬捕习俗”由一种捕捞技艺逐渐完善并发展成一种生产生活方式。其衍生的串网拉网技艺、放养鱼苗、饮食、歌舞等内容突出展示了东北人民勤劳勇敢、纯朴自然,有其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冬捕”发展壮大创造出数量庞大的就业岗位,提高了群众收入,带动松花江沿线居民投身渔业、餐饮、旅游、民俗文化等领域,拓宽了收入来源。现在全县渔业发展及保护队伍近20个,年参与冬捕人数近千人,其他衍生行业如餐饮服务、旅游服务等人数近2000人,充分发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经济价值。

(二)李氏传统祛痣技艺

李氏传统祛痣技艺,是皮肤杂症修复的一门手艺,是传统中医外治一个组成部分。经过多年传承实践,李氏传统祛痣技艺有了明确的操作标准和技艺流程,其祖传秘方适合治疗寻常疣、皮肤痣、疣状痣、传染性软疣、睑黄疣等多种疾患,具有一定的医学价值。同时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渐改善,健康意识也在普遍提高,祛痣美容行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了经济价值。

(三)周氏传统家具制作技艺

“周氏传统家具制作技艺”以传统榫卯结构为基础,从设计、选材到成品需要经历多道工序完成,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工具和技巧,充分体现了精湛的传统手工技艺和雕刻技巧,具有较高的技艺价值。“周氏传统家具制作技艺”制作的家具线条简约流畅、样式多样、设计精巧、工艺精良,造型美观,结实耐用,其发展过程也是传统家具制作技艺演变过程的缩影。经过多年的发展,传承人带领学徒制作的家具远销各个地区,带动了更多从业者参与传统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之中,创造了社会经济价值,扩大了项目影响力。

(四)长白山大山蚁养殖技艺

大山蚁是一种珍贵的药用动物,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长白山地区。长白山大山蚁养殖主要为山林放养法,通过人工干预提高大山蚁繁殖能力进一步发掘大山蚁食用、药用价值及市场潜力。经过多年传承和发展,已根据大山蚁自身特性形成了完整的养殖及药用技艺,开发了一系列大山蚁产品。为推动大山蚁产业化发展,项目保护单位在靖宇建设了1万多亩的大山蚁养殖基地三处。与浙江良中控股集团合作,共同把靖宇县打造成大山蚁县。创造大健康产业,发展30万亩林地养殖大山蚁,帮助3万农民养殖大山蚁,助力乡村振兴。

 

附件:靖宇县推荐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清单

 

靖宇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411月29

靖宇县推荐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清单.xlsx